全国建筑材料行业资深专家
1978年-1981年 南京工业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1982年-1995年 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任教
1991年-1994年 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95年-2010年 北京化工大学任教
2010年退休后依然在北京化工大学任教和科研及科普工作至今
教学工作上曾经获得优秀教案奖、优秀班主任和大宝教学基金奖。主要承担课程有:金属腐蚀理论与防护、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金属材料学、功能材料等十余门课程,曾培养硕士研究生几十名,培养本科毕业生几十名,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有4篇SCI收录和3篇EI收录。发明专利二十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曾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发明的亚稳态氯化法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技术,由北京科委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在2004年获得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奖励的技术发明二等奖,本人为第一获奖人。研发的纳米效应多功能涂料技术在201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被认定为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编号:2011011)。在科普活动中曾获得国家科技周的三等奖。2004年进入国家专家库。
曾从事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马氏体相变量与孔蚀敏感性的相关性、马氏体含量对其钝化膜稳定性及其耐蚀性的影响,双相流动海水中碳钢电化学腐蚀机理及电化学保护的研究。
从1997年开始研究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和生产技术,发明专利二十余项。 2001~2003年期间,在北京市科委的纳米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编号H010410070112,经费200万元)平台中承担纳米二氧化钛生产及应用的技术负责人,率先发明了纳米半导体掺杂能级拓宽光源光催化的纳米二氧化钛,并且率先开发纳米粉体表面包覆、纳米分散和纳米相容的高难度技术。研究发明的亚稳态氯化法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技术,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大企业集团投入生产(横向经费30万元,融资400多万元),并开发了室内净化空气涂料、抗菌塑料、防霉皮革等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效益上千万元。生产的纳米二氧化钛属于新型的功能材料,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对其都有激发作用,产生相应的光催化效应和光电信号,由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教授证明该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具有储存红外光的功能,这一发现在国际先进材料会议上发表论文报告。该材料受光激发能力强,由于金红石型为主,所以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紫外线阻隔能力。该纳米二氧化钛可广泛用于涂料、塑料、皮革等复合功能材料,用于环境净化治理、光电转换、表面防污等应用研究。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由北京市科委在2003年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本人为项目完成第一人。由于在国际上创先拓宽光源光催化等技术的先进性,该项目在2004年获得中国石化科学技术奖励的技术发明二等奖,本人为第一获奖人。在2003~2004年,本人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亚稳态氯化法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编号2003EC000039,经费30万元)。2004年进入国家专家库。
2005年3月,纳米二氧化钛的产业化及应用作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项目的重要支撑内容,本人也作为项目承担人之一,被批准承担了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从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到校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
在2005~2009年期间,相继进行纳米光触媒生产技术开发、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激发光源与响应信号的研究、环境条件对室内空气负离子的影响研究等(横向经费60万元多),这期间扩展了纳米二氧化钛及应用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除了在室内环境治理应用以外,还取得了汽车内空气净化治理和染料废水的净化治理的应用,所完成的空气净化成功治理项目工程实例有: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上海东方明珠、诺基亚、吉利汽车、中国华能基团公司、人民大会堂等。此外还发现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装置对染料废水等污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对社会环保事业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光催化协同Fenton效应喷液、空气负离子清新剂、零臭氧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过滤网等技术,形成了室内空气净化和清新的技术,该产品由2008奥运工程建设指挥部环保小组委托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中心进行应用于奥运场馆的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检测活动,对该产品评价很高,获得荣誉证书,并在奥运会前顺利完成了国家奥体中心奥运场馆空气净化的工程项目,工程合格验收,满意度很高。
2009~2011年期间,和太平洋石英制品公司、统一陶瓷、考普乐新材料公司等广泛合作,进一步开发生产纳米功能材料的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并将纳米材料成功应用到光电化学保护金属的防腐蚀涂料中、发生负离子并抗菌功能的光学石英玻璃产品中、抗菌自清洁陶瓷中、抗菌涂料中、净化甲醛和苯及异味的AAPU和FEVE等涂料中,创造上亿万的社会经济效益。所开发技术将能级掺杂、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非常优良的光敏半导体材料,经过表面修饰改性,以原子团簇尺寸相容在氟碳涂料(PVDF)等体系中,利用涂料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非常好的特点,将纳米二氧化钛在涂料固化成膜时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涂料中纳米粒子和金属通过电化学耦合形成无数微电池,由于金属基体的费米能级和纳米半导体的价带或激发能级之间形成的推动势能,使得光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主动流向金属,使腐蚀微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位差降低,从而降低腐蚀电流(参见专利“光电化学保护金属”),并增加电化学腐蚀反应的电荷转移阻抗和氧浓差扩散阻抗,有效减小腐蚀反应速度,从而实现无需外加能源或牺牲阳极材料抑制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速度,减小腐蚀,抑制孔蚀,以此产生光电化学保护作用,达到对金属的防护。该技术与电化学保护法相比,节省了电能的消耗和牺牲阳极材料资源的消耗。同时比较目前其他技术都要通过纳米TiO2在金属表面烧结来达到光电保护效应的技术(烧结温度会明显粗化金相组织,从而带来金属性能劣化的弊病),本技术不存在该弊病,而且生产工艺可控方便。纳米效应多功能涂料技术在2010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被认定为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编号:2011011)。
2011年以来,在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承担基金项目和横向项目,项目经费达二百几十万。这些项目在社会产业化中起到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目前研发转化的项目主要有:沥青的抑烟除味剂,应用于汽车装饰的除味材料,杀菌防霉除味涂层,空调或空气净化器中长效净化、释放负离子材料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