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开埠以来,在1844年就诞生了上海第一家近代意义上的医院,目前上海也拥有着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建筑。然而大众却对这些“服役”近百年的建筑所知甚少,在熙熙攘攘的“建筑可阅读”热潮中,医院建筑因朴素的外观,热度不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价值也长期被人所忽略。而《阅读上海医院建筑》一书的出版,似乎可以弥补这种遗憾。
9月24日,在上海市静安区图书馆举行的《阅读上海医院建筑》新书发布会上,该书作者,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从仁心、匠心、信心的角度解读上海医院建筑背后的人文精神及人文价值。本次新书发布会得到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上海医学界、建筑界等资深专家到场,可谓是医学圈、建筑圈一次热力“碰撞”。
发布会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张众主持,乔争月首先分享了写这本书的缘起以及成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该书沿着1844年至1949年的历史脉络,讲述了30个幸存至今的上海医学历史建筑的故事。
医院建筑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跨学科和门类的课题。她通过查阅百年前的英文报纸等档案资料,以及疫情期间冒着风险对上海30家医院进行实地查证,收集了许多医院建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医院建筑研究引申出这背后许多人物故事、事件,揭开尘封历史的冰山一角。
她说,上海医院建筑的故事是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1844年,上海有了华人医院(仁济医院前身)开始,西医在中国是怎么样一步步让大众接受,早期西医院的医生也尝试用一些中医的手法治疗病患,然后中西医又怎么交融在一起,这些都具有史料价值。她希望通过阅读上海医院建筑,特别是阅读医院里发生的人物故事,去展现上海的城市文明和上海医学的“仁心”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书中记录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曾是旧上海的地产大亨、英国富商雷士德,去世前把毕生财富几乎全部捐赠给上海,建造了仁济医院新楼、雷士德医学研究院、雷士德工学院(后来作为海员医院使用多年)。
乔争月提到,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许多熟悉的中外建筑师的身影,如邬达克、庄俊、董大酉、奚福泉等等。庄俊设计的孙克基产妇医院,是医生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的范例。董大酉设计的市立医院及卫生试验所,作为上海的医学中心,是华界第一所公立医院。这些朴素的上海医院建筑映射了近代建筑师的“匠心”,又蕴藏着近代医者和医学事业支持者的“仁心”。“匠心”与“仁心”交相辉映,是上海医院建筑最独特、最大的魅力。
通过阅读上海医院建筑,普通民众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上海医院的发展历程。比如上海近代医院的设计以及运营管理,有大量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它的设计很注重用户体验,让医生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甚至手术室的颜色都是精心考虑的。乔争月说,上海医院建筑背后的故事具有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加深上海与世界的联系。
作为新书发布会的嘉宾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委会常委苏家春从三个视角进行点评。他先从一名临床医师的视角认为,多年来,中国在培养医师成才的道路上往往忽略了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好在近年来许多努力让这一局面有所扭转。比如2021年在华山医院内举办的“建筑可阅读——走进医院老房子”的人文主题沙龙,让大众重新认识医院建筑及医院文化。从医院文化工作者的视角看,医院文化实际上涵盖了一家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它往往比较抽象,所以必须要有具体的载体去落地。这个载体,可以是文学作品,可以是建筑,让大家去了解医院里的值得品味、阅读和倾听的人和事。最后,他从建筑老房子的视角看,建筑本身是有灵魂的,这本书让大家对医院里的老房子及背后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他认为,医院建筑还有许多价值等待人们去挖掘,研究对象不限于百年老建筑,还有现代化的医院建筑值得书写,并期待未来有医院建筑的续集问世。
乔争月说,“建筑可阅读”从2017年开始经历数次迭代,1.0版是让大家扫一扫二维码了解优秀历史建筑的信息,2.0版是让大众可以走进优秀历史建筑里,而现在是3.0版,我们开始关注特殊类型的建筑,比如医院、学校这样的专业建筑类型。现在,这本书只是打开上海医院建筑的一扇窗,希望大家都加入进来,关注医院建筑、关注医院的历史,并探究其背后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来源:建筑时报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